标准化资讯

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闭幕 讨论推动1000多项国际标准制修订

    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10月25日在上海闭幕。12天会议期间,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800多名专家出席,无论是参会人数,还是参会国家均为近几届最大规模。各专业领域的90多个技术委员会、200多个工作组举行了800多场专业会议,讨论推动了1000多项电工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结合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前沿,大会聚焦国际标准化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通过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重点研判、探讨了前沿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合格评定体系完善等内容,为未来国际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据了解,大会期间,1100多名中国专家参会,向IEC贡献了79项国际标准提案,中国已经成为参与IEC国际标准化活动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同时,发布了首个中文版IEC国际标准,对于促进IEC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我们积极与各国开展双多边交流,举行了23场双边会谈,签署了7个合作协议,举办了6场特色研讨会,安排了7条技术参观路线,展示了我国在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成果,增进了中外标准化交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以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中国标准化将更加坚定的融入国际、走向世界,开创标准化对外开放新模式和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和治理结构承担更多义务、作出了更大贡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制定和应用相关领域标准。会议期间,来自IEC以及各国的专家,为我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以标准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变革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我们希望用更多标准制定、更多国际合作,推动技术领域发展,推动全球贸易与繁荣,这样中国与全世界都会受益。”IEC主席詹姆斯·香农表示,一直有非常多中国专家在国际体系内扮演非常重要作用,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也在这次大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帮助IEC解决全球一系列技术问题,能够进一步推进全球贸易,有助于推进全世界的福祉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