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
机器人研发与转化的“助推器”


  近年来,机器人研发与转化服务市场蓬勃发展,但缺乏指导性、标杆性的服务认证要求。行业的发展壮大成熟需要国家法规政策支持和约束,同样需要行业内标杆企业、领军者作示范带头。研发和编制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机器人行业平台服务,促进行业发展标准化。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根据GB/T 28222-2011 服务标准编写通则起草了企业标准Q/SRI 001-2021《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规范》。该标准从服务要求、管理要求、服务认证评价要求等方面对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认证的规范性提出了要求,在服务范围、服务提供、研发管理、转化管理、信息化应用、绩效评价方法、关键评价指标等方面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施成效良好,为机器人研发与转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标准支撑。该标准的起草和发布,可有效提升客户对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水平的感受,提高客户满意度,填补了上海乃至于全国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认证的空白。
  通过对行业相关标准以及标杆企业的对标结果,《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规范》标准符合《标准先进性评价通用要求》的先进性评价要求,结论为“具有先进性”。且经过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察院标准文献馆进行标准查新分析可得,在已发布的中国国家标准、中国行业标准、上海地方标准中未发现与本标准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标准。经过标准实施,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机器人研发与转化领域的资金投入、共性技术平台累计服务产值、机器人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上海综合排名第一。

  以共性技术研发带动行业发展
  Q/SRI 001-2021规定了机器人研发服务的范围、管理和服务要求,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实施该标准规范研发与转化服务。通过该标准的实施,提升了研究院的研发工作效率,新增技术成果50个。服务企业增长100余家,共性技术平台服务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00%,平台孵化企业总估值增长209%,机器人成果转化及企业孵化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带动行业企业发展。机器人研究院自建设以来,对外提供工业机器人MTBF测评服务,标准化服务,ForceMaster智能力觉感知模组及机器人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等共性技术服务,带动行业企业发展。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自建设以来,对外提供工业机器人MTBF测评服务,标准化服务,可靠性提升服务,ForceMaster智能力觉感知模组及建筑机器人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等共性技术服务,已实现服务单位/企业数量共300家,带动行业企业发展。

  以成果转化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Q/SRI 001-2021规定了机器人平台转化的范围、管理和服务要求,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基于功能性平台的技术基础,以五位一体服务为举措,立足内部创新成果,吸纳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先进技术成果,聚集各类优质科技型企业,为其导入技术、场地、品牌、政策及市场资源等支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构建产业生态圈,赋能区域产业升级。我院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为孵化企业积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渠道,举办了多场项目路演活动,吸引基金、风投等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助推成果产业化。平台孵化企业总估值为近百亿元,累计服务300多家企业,带动相关产值100亿元以上,推动行业发展。功能型平台通过近三年的成果转化工作沉淀,构建了机器人产业生态圈,使技术、资金、产业、园区等企业发展要素得到了充分的协同发展,实现了平台一批机器人项目从研发成果不断走向市场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完善区域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目前已实现机器人区域产业化小集群,孵化企业近30余家,行业分布在巡检、物流、医疗、建筑、烹饪、教育等领域,在机器人平台赋能后孵化企业共计获得外部融资近2亿元,仅仅2022年第一季度孵化企业融资共计3起,占比5%,合作企业融资占比90%。

  以服务认证推动机器人行业测评
  Q/SRI 001-2021规范了机器人研发与转化的关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提出与机器人研发和转化服务相符的服务认证和评价要求。关键评价指标完整,从信息化应用、顾客关系、合同履约率、客户满意度、技术支持响应等方面的指标进行全面的界定。与实际需求相符合,行业认证和评价时可进行参考。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检测平台,应用《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服务规范》进行测评。Q/SRI 001-2021能够具体针对研发服务、成果熟化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成果推广服务、共性技术、技术入股服务等服务环节,制定服务和管理要求,保证了在机器人研发与转化流程的相对标准化工作,有效提升客户对机器人研发与转化服务水平的感受,提高客户满意度。该标准有望从平台的研发和转发角度,引导企业对新兴的机器人服务领域进行探讨,促进机器人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