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学术交流

以夏季达沃斯论坛为例谈会议业的培育和发展

2013-01-22

葛玉广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中国夏季达沃斯论坛成功举办为例,阐述了国际会议对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和带动效应,进而分析了会议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着重提出会议产业的发展瓶颈和应对之策。特别强调会议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会议业主体和会议业自主品牌的培育、会议城市的环境建设以及促进会议业政策的落实。

[关键词]夏季达沃斯 会议业


        一、“中国夏季达沃斯”的巨大带动效应
        2007年9月6日至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大连举办了“首届新领军者年会”。这是世界经济论坛创办37年来首次在瑞士以外地区举办的年会,也是中国大陆城市迄今为止举办的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非官方世界级经济会议。会议期间,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位政界、商界、学术界和新闻界领袖和精英云集大连,举办了第三届全球青年领袖峰会和各类专题研讨会70余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特别致辞。这次会议使大连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球“新领军者”城市的代表。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把大连推上世界的舞台。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创办“夏季达沃斯”是非常有创意的事情。会议在大连举办,一些世界级的人物会来到大连,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大连,使大连成为全球的焦点,对大连扩大对外宣传,让世界认识大连具有重要作用,有效提高大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正如施瓦布教授在考察大连时说过,世界经济论坛从1979年起与中国开展紧密合作,由于大连市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所以世界经济论坛从很多场合和知名人士那里听到“大连”的名字,我一直期待对大连市的访问,并对大连的历史有很多了解。大连市是一个正在国际上崛起的新兴城市,“夏季达沃斯”将邀请世界财富1000强的企业参加会议,这将非常符合大连市目前冉冉上升的国际形象。  
        施瓦布又说,“达沃斯”代表着传统经贸、政治交流平台,而大连将成为代表世界“新领军者”的焦点。届时成长型企业、年轻的全球领导人以及最新的高科技都将云集于此。大连还代表“权利移动”的中心,从西方到东方,从传统到新兴、从老一代到新一代。施瓦布希望通过“夏季达沃斯”,把大连推举成世界经济、政治活动的第二大焦点。大连市力争通过论坛,充分展现大连的城市魅力,同时让“夏季达沃斯”成为大连又一个鲜亮的品牌。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把大连带上国际合作的快车。世界500强公司和一些新领军者公司到大连来,使大连通过会议平台更多地了解世界经济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使大连市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中,为大连促进国际合作,引进项目,开展经贸洽谈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时任大连市市长曾经设想,“夏季达沃斯”在大连召开,用这几天时间,就可以与上百位的世界500强公司领导和新领军者见面,或者坐下来进行沟通。如果我单个去访问他们,有几十年时间我都访问不完,所以这就大大缩短了我们和世界500强公司和新领军者进行沟通的时间,提高了我们和他们进行项目洽谈的效率。“夏季达沃斯”把大连带上国际合作的快车,对大连今后走国际化道路,提高城市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都非常有好处。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为大连的新兴公司走向世界架设桥梁。世界经济论坛把“冬季达沃斯”打造成确定全球、区域和行业议题的顶级盛事的同时,充分注意到快速成长的新兴跨国公司,即全球的领新军者,将会彻底改变全球商业格局。于是,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政府密切合作,开创一个新领军者社区,即把“中国夏季达沃斯”确定为成长型企业会议。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一半来自新兴市场。在未来的25年,将近97%的增长将来自新兴市场。新兴公司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程度正改变着全球经济布局,远见卓识的企业将以空前的速度扩张,获取生机勃勃的新商机,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创造工作机会。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为新一代领军者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新平台,以此支持他们驾驭新的地域、市场、文化和规范体系下的各种挑战,跻身行业领袖之列。
        大连的新兴公司最早获得这个信息,最快领会到分享全球新领军者的知识与经验,与现在和未来的商业和政治领袖的互动,深化对未来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的见解和看法,对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的一员是多么重要。于是,大连万达集团、亿达集团、东软集团、大商集团、大杨集团、华信集团在国内最先成为世界经济论坛成长型企业会员,不仅分享世界新领军者的荣誉,更从世界新领军者那里获取经验和机会,共同发掘改变世界的力量。大连也正在积极利用自身的影响,协助世界经济论坛发展中国的成长型企业会员。
        也许10年以后,当全球成功的成长型企业成为新一代的全球领军者,一定会对首先在大连举办的新领军者年会论坛感触良多,记忆犹新,把大连视为重要的转折点的城市记在心头,倍加珍惜。大连本土的成功的成长型企业,则会更加感激引导自己走向世界的这座城市,成为实现这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使大连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连市经济连续1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生态环境、市容整治、交通通信、会展场馆、接待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成效显著,发展迅速。这一切都为成功举办2007“中国夏季达沃斯”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宏观条件。大连市紧紧抓住举办“中国夏季达沃斯”这一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力度,继续提高环境质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会展场馆建设,显著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夏季达沃斯会议不仅展示的是大连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展示国家的形象。大连正在全社会继续开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广大市民中深入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并对城市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口岸、户外广告等进行综合整治,以一流的市容环境、一流的文化氛围,迎接参加“中国夏季达沃斯”的各国宾客。赢得中国卫生城、环境保护模范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的大连,面貌焕然一新,向世人展示她的美丽和好客。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使大连会展业登上新的台阶。大连市的会展业已经开始进入从展览数量的增长到展览规模增长的发展阶段,简单的外延扩张、粗放的运作模式已经被市场逐步淘汰,精心培育会展品牌的要求初见成效。但是,会展业的发展还不平衡,规模还偏小,国际化程度还不高,缺乏与国际同类展会竞争的能力。
        历史给大连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中国夏季达沃斯”无论是会议的组织和流程、会议的设施和设备、会议的接待和服务,我们都可以从中领会到世界领先级的要求,借鉴到世界领先级的经验,学习到世界领先级的做法。“中国夏季达沃斯”在大连成功举办,使大连会展业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标准更加提高了,手段更加丰富了,服务更加细致了,这是大连会展业迈向国际化的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演练,是大连会展业进一步提升水平的一次难得的考验和煅炼,拉近大连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的距离,为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夏季达沃斯”年会的成功举办,带动大连会议产业的发展。2007年大连市先后承接国际生物草药经济论坛、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中国现代渔业发展高峰论坛、大连芯片厂供应商峰会、汇丰(中国)财富论坛、科技孵化器国际论坛、集成电路设计年会、中国DTP行业高层论坛等,会议不断,客人如潮,显示出夏季达沃斯的成功效应。大连香格里拉、富丽华等酒店反映,会议客人至少比往年增长20%。一些重要的会议期间,酒店客房入住率达到100%。与单纯旅游游客相比,参加国际会议的客人有着更高的消费能力,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期间,香格里拉大饭店仅大堂吧的销售额就是平时的3倍。2008年,又有第五届国际海运年会、第44届世界规划师大会、亚太化工联盟大会暨化工展览会、第十三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第十七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一批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会展活动相继在大连举办,表明大连市的会展业以其完整的概念和完美的形象,实现了战略转变,华丽亮相。
         “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首次举办,是大连的喜悦,中国的成功,世界的聚会。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夏季达沃斯”已在大连和天津轮流举办了六届,正在成为世界经济论坛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并为中国会议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提供了样板,这种带动效应至少还将持续若干年。
        二、发展会议产业的基本要求
        会议的种类很多,有国际会议,也有国内会议;有与展览活动相关、与展览会同期举行的报告会、研讨会、新产品介绍会、新技术研讨会等,更多的则是独立举办,与展览活动并无直接关联的各种会议,如地区会议、部门会议、行业会议、专题会议、学术会议、演讲会、报告会等等。据世界上最大的会议产业组织——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上每年所举办的国际会议多达40万个,会议产值超过2800亿美元。瑞士平均每年举办国际会议超过2000个,每年因会议而吸引的外国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美国有170万人全职从事组织会议的工作,会议产业对GDP的贡献甚至超过医药产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举办国际会议,经历了30年的时间,形成了目前有一定规模的会议产业。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北京、上海承办的国际会议日益增多。2012年5月,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公布了2011年接待国际会议国家排名,中国大陆位居全球第8位,亚太地区第1位,会议总量为302个,延续排名在世界前十强。在2011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已跃升到第10位,较2010年的第12位上升两位,位居中国首位。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新加坡。接待国际会议总量达111个,创历史新高。上海以其较高的会议国际化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杭州、西安、成都、大连、天津等地,也因其资源优势逐步成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由此可见,中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显著的,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会来到中国举办,中国的会议组织能力和服务接待水平也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中国会议业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
        关于国际会议的评定标准现在至少有4个:一是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提法,即固定性会议、至少3个国家轮流举办、与会人数至少在50人以上;二是国际协会联盟(UIA) 的提法,即至少在5个国家轮流举办、与会人数在300人以上、国外人士占与会人数的40%以上、3天以上会期。三是我国认定国际会议的标准是2006年按有关文件规定提出的,即会议代表来自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以交流为主要目的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论坛以及国际组织行政会议都属于国际会议的范畴。四是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归口的《会议分类和术语》(项目号20110088-T-469)国家标准申报稿提出的意见,即会议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发言、讨论、演示、商议、表决等多种形式以达到议事协调、交流信息、传播知识、推介联络等目的10人以上的群体活动。国际会议则是由来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的代表参加的会议。
        目前,在我国举办任何规模的国际会议都属于外事活动,必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举办。为了促进我国国际会议的发展,我国放宽了占有国际会议总量80%的自然科学类的会议审批尺度,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科技人员举办、参与国际会议的积极性。
        展览业往往与制造业关联度较大,展览以及与展览相关的研讨会、洽谈会、技术成果发布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不仅能够促进贸易,推动地方、地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显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在流通范围上,商业等流通方式在消费品包括耐用消费品方面已经起着主导作用,而展览则在资本货物的流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在零售方面起主导作用,展览则在批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个经济总量有限、制造业相对薄弱、经济辐射能力较低的城市,很难设想能够有展览业的壮大和发展。
        会议业较之展览业,对城市的经济总量、制造业规模、辐射能力的要求并不十分明显,会议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则比较强,国际会议具有规模大、层次高、成本低、与会人员停留时间长、利润丰厚等特点,会议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会比展览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要高。会议业对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的影响更大,参与人员的层次、水平更高,会议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是展览所能及。一些不能很快成为展览中心城市的地方,不妨可以转移目标,扬己所长,避己所短,却有可能很快成为会议中心城市的明星。
        会议业与展览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够实现会议展览双轮驱动,同步繁荣,还是其他城市选择发展重点,各有侧重,都不意味着孰轻孰重,或孰易孰难,而是根据城市的现实基础和市场容量,来确定发展目标。
        会议业与展览业同样都需要一个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会议业的功能和特征决定了会议业不仅需要相应的城市环境,而且必须具备适合会议业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要求。会议活动往往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集中大量的人员进出,必须有方便的商务旅行、多元的会议环境、全球化的组织渠道。尤其是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的优势非常重要。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困难,必然造成进不去、出不来的结果,显然不能满足会议活动对时间集中的要求。会议活动的参加者从经济核算的角度考虑,也会对会议活动的举办地进行严格的选择。除此之外,悠久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景观,宜人的气候条件,都会对会议活动的参加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会议活动是一个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会议活动举办城市不仅要有一个文明礼貌、道德高尚的市风,融汇世界的胸怀,不断改善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个外来者感到亲切、平和,易于交流。与会议活动相关的部门,包括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窗口服务部门,都要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每一个外来者感到会议活动举办城市的真心诚意,从而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国际会议参加人员层次高,参加对象范围广,对会场的要求,对食、宿、行的要求,相对都比较高,并要求具有良好的购物场所,商品货色齐全,物美价廉,还需配备环境适宜的休闲娱乐场所,使会议参加者在会议之余,方便购物,休闲放松,度过会议期间的每一天。
        三、会议产业的发展瓶颈和应对策略
        会展本是会议在先,展览在后,会展包括会议和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我国展览业的大发展在先,会议业的大发展在后,以至现在很多人将会展仅仅理解为展览;许多会展活动也只谈展,很少谈会;不少谈会的场合,又大多谈会议的接待,而很少谈会议品牌的策划和培育。会议产业呈现“四少”现象:即办会主体少、自有资金少、从业人员少、扶持政策少。重视会议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应当正视会议产业的发展瓶颈,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1、制定并落实会议产业长远发展的规划。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倡导发展会议经济,如同发展展览业便有展馆一哄而起,如今又掀起了一股兴建国际会议中心的热潮。一些地方由于没有多少国际会议项目,现有会议设施空置率还比较高,而正在规划建设之中的会议设施又接踵而至。当前阻碍我国会议产业发展并不是硬件条件不具备,而是举办国际会议的策划、申办和组织实施的会议队伍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政策不到位。因此,为会议产业制定并落实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会议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我国的会议产业发展很快,但也不至于一下子突然冒出许多会议城市。我国展览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虽然也有不少前进中的问题,但展览业应该说先行于会议业,展览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都应当成为会议产业的借鉴。现在一个城市的专业会议中心甚至出现好几个,分不清谁才是中心?会议设施供大于求局面的很快出现实在令人担忧,虽然这将有利于会议组织者优中选优,“货比三家”,但对城市会议产业的整体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希望成为一个会议城市,应该在制订长远发展规划时,统筹考虑,各有侧重,有的放矢,协调发展。会议组织者在运作大规模、高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会议时,对于贵宾接待、会场安排、口岸组织、酒店服务、安全保卫、卫生防疫、交通通讯等诸多方面,往往力不从心,唯恐考虑不周,工作不力,而致影响会议举办城市的声誉,有损会议举办城市的形象。会议组织者承担的压力和困扰往往会比展览组织者更大,盼望得到会议举办城市的政府关心和支持的愿求更为强烈。我们希望尽快看到会议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成形规划,成为引领全国会议产业发展的榜样。
        2、注重会议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会议主体的培育。会议设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专业会议中心,二是展览场馆的会议区域,三是高档宾馆的会议设施。规模偏大、参会人数偏多的会议活动大多选择在会议中心或旅游度假区举办,选择星级酒店承办会议活动,一般规模不大,但会议数量偏多。随着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的增加,服务水平的提高,选择展览场馆承办会议活动的情况正在不断减少。
        会议城市定位的时候,不仅更关注城市发展会议产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要求,而且要将发展会议产业的三大主体,即会议组织者、会议设施拥有者和会议服务商的需求和愿望统盘考虑,注重投入产出,运用商业模式,发挥拉动效应。培育公司背景的会议公司,吸引各类资本投入会议产业,吸纳更多从业人员参与会议产业,应该成为发展会议产业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没有会议组织者承办的会议,哪有会议城市的利益和会议城市的荣誉?会议设施拥有者和会议服务商也将无米可炊。培育本土的会议公司,扶持自己的会议品牌,应该放在会议城市更加突出的地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3、创造有利于会议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会议产业初具规模的城市,应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尽快成立专业的会议推广机构,加快政府相关部门职能转变,从单一“管理”会议业转为多层“服务”会议业,组织专业协会、酒店、会议中心、航空公司、旅行社、主题公园等共同出击,联合推介会展设施和条件,游说国际协会和会议主办机构,协调相关部门以创造良好的会议产业发展环境。    
        4、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会议品牌。把会议作为事业来做,创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会议品牌十分重要。我们期望追求的目标是,组织我们中国人办的、外国人参加的会,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会,是本土化的国际会议。会议城市申办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是会议城市的标志性指标。但作为会议组织者不应完全寄希望于申办别人主办的会,那会陷入到处“找饭吃”、年年“找饭吃”的境地。因为那样不仅每次都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办完一次会还要再申办,缺乏后续效应。我们呼吁全国的同行,把我们自己创立的会议一届一届往下办,一届比一届更优秀,以至让外国人来申办我们创立的品牌会议。
        国际会议的本土化与会议的国际化并不矛盾,会议的主导权本土化,会议的运行方式则要国际化。竞争是会议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就是品牌、质量、技术的竞争。创立自己的品牌会议,对会议的名称、会徽、网站等凡是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都应向知识产权部门登记注册,求得保护。会议的知识产权不仅是会议组织者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会议组织者主办的会议能够常办不衰的自我保护手段。
        运作一个成功的会议,犹如创作一部电影大片。会议项目的策划就是独具匠心的编剧,会议项目的主持人就是调动千军万马的导演,会议项目的演讲人好比吸引眼球的主角演员。剧本是一剧之本,当然要紧扣国家产业政策,关注百姓民生。导演自然熟悉主题和主角演员,掌控局面,安排紧凑,调度得体。而演讲人和听众的物色和组织,则是会议公司最常规、最大量、最细致的工作。由于不能像展览一样综合运用声光电等展示技术,会议组织的难度更大。投身会议业的有志者,必先根据剧本确立的主题,掌握相关领域世界最新成果和发展潮流,熟悉相关领域国家政策和现实状况,了解相关领域领军者、带头人功在何处、人在何方?而要做到这些,思路开阔、思想开放、思维敏捷故然重要,外语水平和电脑检索能力则是开展工作的基本功,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成功的基本素质。有人比喻展览是平民,会议是贵族,这个比喻虽不一定准确,但一定是从多方面考量才想出来的,会议销售就有点攀高枝,不是随便可以凑数的。
        5、完善扶持政策,调整税收政策。各地会展政策频频出台,这已是继会展场馆建设浪潮之后,会展城市激烈竞争的主要层面。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展览业的扶持政策较为完备,对申报程序、评审程序、拨付程序都有明确具体要求。但会议业的扶持政策出台和实施情况则并不理想。多半原因在于,同展览业较早进入商业运作不同,政府和政府部门承办会议与商业运作的会议交织在一起,商业运作的会议往往又热衷于往政府主导的会议上靠,寻求名义上的支持,这就限制了商业运作会议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压缩政府会议经费将是一个长期不变的措施。会议的组织者不能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政府会议的承办者,另一方面又以商业运作的名义向政府伸手讨要资金扶持。至于商业运作会议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难在评审标准上的说法,化解难题的办法只能是公开、公平、公正。展览业资金扶持政策实施主要决定于展览面积,商业运作会议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则应主要决定于来自参会的境外人员。展览面积应有展览场馆的租赁合同作为主要依据,参会的境外人员应有接待宾馆的合同作为主要依据,也就是应由第三方出据有效可靠数据,而不是承办方自说自话。认定一个国际会议是否有举办的必要,是否能得到资金的扶持,需看主题的策划是否符合市场需求,财务预算是否合理细致。无市场需求、无合理预算、无实质内容的“三无”会展,真是开不得,不能开,也开不好。无论是展览还是会议,获得资金扶持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但都必须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过程公开,接受监督,不应成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渠道。
        多年来,我国税法没有单独为会展业设置纳税课目,也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地都是按照服务业税目中的“租赁业”税目全额征收营业税。北京、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将会展业界定为代理行为,按照营业税服务业“代理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其计税营业额为组办单位直接向参展商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支付的场地租金、展位搭建费、广告费、交通费和食宿费后的余额。京、沪、穗对会议展览业实行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已有多年,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然而仍有一些会议组织者面对着各不相同的税收政策,又要面对着一事一办、一时一办的多变局面。会议城市对会议产业的资金扶持因地方财力等原因可能不会统一,但至少在会议产业的税收政策上应当全国统一。会议产业税收政策的不一致,不仅是对会议组织者的不公平,还将导致会议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既然全国主要会展城市都已明确实施会展业营业税差额征税办法,这项政策即应全面实施,有效落实。

 

[作者简介]
葛玉广,大连市展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顾问、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电话: 13604094625,
电子邮箱:13604094625 @163.com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街9号万达大厦1106室   
邮编:1160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