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宏蛟
刘宏蛟,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咨询总监,市场总监,电子商务领域资深专家。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熟悉IT、新媒体以及相关互联网行业,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尤其专注于电子商务的研究咨询,主持数个电子商务项目,设计战略、运营以及系统各个方面,对于电子商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继2010年光棍节淘宝大促后,2011年双11,包括淘宝商城、京东等各类B2C商家纷纷加大促销力度,淘宝当天销售52亿,支付宝付款33亿,比去年同比增长4倍。然而,消费者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战利品,问题出现了,淘宝商城变成了“淘宝伤城”,很多消费者下单十几天后仍然不见货物踪影,更有甚者被通知无货。
自2009年传统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第三轮电商发展浪潮开始,电子商务经营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就互相指责。电子商务经营企业指责物流服务商服务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根本无法满足电商企业的要求,而物流服务商则指责电商企业要求太过苛刻,尤其是送货速度的要求,是电商企业惯坏了中国消费者。
电商经营企业和物流服务商之间指责的结果变成了:一方面,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纷纷自建物流、仓储,而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也纷纷进军电子商务。对于电商经营企业而言,既然物流服务商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就只能自己建了,于是,一个普遍共识——自建仓储物流,提升消费者体验,成为电商经营者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电商企业两大砸钱的事就是“自建仓储物流”和“花钱营销”。而对于物流服务企业而言,本来物流服务企业就是既苦又累又微利的行业,而电子商务经营对于物流服务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诱惑。
日前,18年来“绝缘媒体”的顺丰快递总裁王卫,破天荒地走到台前,放言“在物流业做大之后,顺丰将在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务上“开疆辟壤”。按照马云此前公布的“大物流”计划,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合作伙伴承诺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人民币,其中阿里集团自己出资100亿元,逐渐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而刘强东发动的“物流攻击战”更是炮火凶猛,继2009年将融资的70%资金用于物流体系建设之后,其又计划将新的15亿美元融资,几乎全部投入到物流和技术研发的建设项目。纵观这三家实力,可谓是魏蜀吴不相上下,淘宝本身就不能定义为纯粹的电商经营企业,与其说淘宝是电子商务平台,倒不如说淘宝其实就是电商界最大的电商服务企业,作为电商服务企业,物流服务肯定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京东而言,这么多年在物流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仓储物流已经成为京东不可小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物流部门对于京东而言已经从原来的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过渡。11月25日焦点房地产网,国内B2C网站京东商城发布公告称,将参照行业做法即日起对金额不足39元的订单收取5元运费,钻石级和双钻级用户可以继续享受全场免运费的特别优惠。按照规定,以上两种用户资格分别需要一年内累计消费达到3万元和10万元方能获得,换言之,绝大多数用户将无法享受到免运费服务。而对于顺丰而言,资金实力暂且不谈,更重要的是,顺丰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客户资源,确实可以是顺丰思考创新商业模式的立足点。
电商企业物流到底是自建还是外包,物流服务企业到底是应专注于物流服务,还是跨界拓展电子商务,成为了多年的热议话题。据易观数据统计,电子商务网站现在排名前十的,95%都自建物流仓储,50%都有自己的配送队伍。那么对于大多数电商经营企业而言,自建还是外包一直困扰着他们,尤其是即将进入电商的传统企业。
个人认为,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自建也好外包也罢,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适合就好。这首先要看企业的整体战略,区域发展还是全国布局,是快速占有市场还是稳步前进,是注重成本还是注重利润;其次,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充分整合已有资源显然是首选策略,而充分利用传统渠道的仓储和配送,则是资源整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企业当前的仓储配送实力如何,是否可以支持电商发展,也是传统企业自建还是外包重要考虑的因素;再次,则取决于企业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等等。从当前的做法来看,多数传统企业仓储都会选择自建,而配送多数是自建+外包,干线自建,终端外包,鼓励门店自提。
但无论怎样,个人认为值得庆幸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理性回归,如果说淘宝用价格战方式完成了第一代网购群体的培育,京东用服务战方式完成了第二代网购群体的教育,那么今天,商业模式创新的竞争和品牌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而作为电子商务发展重要的环节——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也正在向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电商经营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理性思考取代了相互指责。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意识到一味的物流免费和追求速度策略未必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相反,更多的电商企业开始探讨在速度、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平衡,京东的物流收费其实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而与此同时,作为物流服务企业也充分意识到,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众多电商企业自建物流的形势逼迫,如果再不提升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则很难适应未来发展。在这种理性回归下,中国物流企业开始转型升级,毫无疑问,电子商务发展带给物流企业的与其说是挑战,倒不如说是机遇。
综述,个人认为,未来电商和物流会进一步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跨界经营,也将体现在意识融合,体系融合;而另一方面,无疑中国物流企业将向着专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文章来源:《快运物流》杂志